記憶深處的器皿,承載溫暖的舊日時光 

小時候,爺爺奶奶家裡有個氣派的大櫥櫃。爺爺奶奶家是一座典型的舊式日本房屋,帶著緣廊與土間*,一踏進玄關,寬廣的土間便撲面而來,幽暗中透著一絲涼意。每次去玩,都讓年幼的我感到無比興奮。 

*土間: 日本傳統建築中,介於室內與戶外的過渡地帶,常作為多功能空間使用。 

穿過土間就來到獨立的廚房,那裡的大櫥櫃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器皿。奶奶會為我準備充滿個人風格、不拘小節的家常菜,像是香甜的豌豆燉肉、酥脆的炸蝦都是我愛的古早味。然後從大櫥櫃中取出器皿,將料理精心盛裝其上。而我最重要的任務,就是捧著那盛滿五顏六色、香氣四溢的器皿,小心翼翼地維持平衡,不讓湯汁灑出,安全將它們送到土間的另一頭。 

土間的另一端,總是洋溢著兄弟姊妹、堂表親、叔叔嬸嬸以及父母親的歡聲笑語。那是我關於器皿,最珍貴而幸福的記憶。如今爺爺奶奶已逝,大櫥櫃裡的器皿也移居到我家小小的餐具櫃中。 

器皿,不只盛裝美味,更承載回憶與生命力 

長大成人後,我對器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在一次偶然拜訪陶磁產地的機會中,我竟發現與那大櫥櫃裡一模一樣的器皿!那一瞬間,往昔在爺爺奶奶家度過的溫馨時光湧上心頭,感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與溫暖,那份奇妙的心情至今仍令我難以忘懷。 

或許,產地所製作的器皿,不僅僅盛裝美味,更飽含人們豐沛的記憶與情感。 

據說,日本約有三十個歷史悠久的器皿產地。當我瀏覽日本陶磁產地地圖時,發現這些分散的產地就像一條從北到南的帶狀分佈,一點一點地連結起來。如果用放大鏡仔細觀察,你會看見那些世代生活在當地,以製作陶磁器為生的人們,他們專注而堅毅的身影。 

想當然耳,各產地的人們面孔各異,說的語言也因地域而不同。當我進一步欣賞並親手觸摸每個歷史悠久產地所製作的器皿時,會清晰地發現,即使是相同的陶磁器,其質感和觸感也因產地而異,各具特色。 

這些器皿的形狀和顏色會隨著時代有所變化,即使以同方式製作,每件也都有獨特的細微差異,不會出現兩個完全相同的器皿。這種渾然天成的自然之美深深吸引著我。 

尤其當我看到那些並非追求極致美感或精緻度,而是為了人們生活所需而製作的樸實器皿時,更能深刻感受到其中獨特的溫暖。 

傳承工藝:從「產地的器皿」開始 

在效率化與經濟競爭的影響下,現今要購買外國製造的廉價器皿輕而易舉。我感覺,產地器皿的獨特優點和真正的使用價值,似乎已逐漸被大眾忽視。 

在這樣的局勢下,產地裡仍有一群人,他們不盲目追求毫無特色的統一劃一,而是真誠探索並致力打造能為美好生活留下餘韻的器皿。 

這次我參與企劃的「產地的器皿 基本款全套」系列,便是與日本四個對工藝充滿熱情的產地窯場合作,共同製作出貼近現代生活、卻又蘊含傳統溫度的作品。 

我們希望能設計出讓人毫不費力、每天都能輕鬆使用的單品,因此誠摯邀請你,將它輕鬆融入日常之中。希望能以此為契機,讓你開始對日本的陶磁產地萌生興趣,甚至興起親自造訪當地的念頭! 

我也衷心期望,從今以後,這些來自產地的器皿能繼續成為承載使用者豐富記憶與故事的容器。 

 

特輯名稱:產地的器皿 基本款全套

工藝:陶磁 

產地:栃木縣益子町/岐阜縣東濃地方/滋賀縣甲賀市/佐賀縣有田町 

共同製作窯場:和田窯/作山窯/明山窯/金善窯 

商品企劃:商品三課 榎本雄